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5|回复: 21

[其他]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复制链接]

7

主题

46

帖子

9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8-16 21:58:36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色越红表示该区域人口密度越大,蓝色则相反。二圈层颜色较红区域中,除了沙西线方向和青白江城区未规划覆盖地铁外,其余区域地铁和人口密度基本相对应。原图链接放楼下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7

主题

46

帖子

9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21:58:58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Y光行 于 2022-8-17 13:17 编辑

成都地铁五期所有相关原图有需要自取:https://pan.baidu.com/s/1KocMvHrnf8M_K5ysYFS7FQ 
提取码:626h

0

主题

2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22-8-16 22:00:26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反应的是居住密度,要是能再有一个工作密度,那就完美了。

13

主题

45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8-16 22:06:3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楼主这个密度图是获取的什么单位的人口密度?是按每个街道办、乡镇的人口密度来生成的吗?还是使用社区的人口密度?
欢迎关注微博@Myron-Zhou

20

主题

1131

帖子

35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8-16 23:12:53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djc30 发表于 2022-8-16 22:13
显然20号线沿线人口密度更大,中间主城区、两头都大。

太绕,通勤不方便

7

主题

46

帖子

9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07:56:39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 2022-8-16 22:00
这个反应的是居住密度,要是能再有一个工作密度,那就完美了。

年轻人是通勤人口的主要群体,之前官方数据公示结果,整个成都都差不多。成都市年轻人口分布,因为高新区包括高新西区和高新南区两部分,所以城南城北基本等分。就成都市区而言,没有哪个区老龄化特别严重,也没有哪个区的年轻人数量有压倒性优势。且通勤人口具有双向性,根据成都市2021年统计年鉴,武侯区、郫都区、双流区是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的前三名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30

主题

212

帖子

70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8-17 08:33:1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27-2,希望成飞支持下穿,一举多得。

4

主题

207

帖子

47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8-17 09:30:4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意义

0

主题

55

帖子

12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发表于 2022-8-17 10:15:3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都是慢慢的向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动的,交通地铁最方便

3

主题

59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8-17 10:34:53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rano 于 2022-8-17 11:11 编辑

反过来地铁也会引导人口的分布,如果按照二八原则的话
我认为整个网线应该有80%的站点以服务已有的出行为主,有20%的站点以引导城市开发(或者说引导未来人口分布)为主

4

主题

207

帖子

47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8-17 11:03:3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868 发表于 2022-8-17 10:15
人口都是慢慢的向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动的,交通地铁最方便

建议多关心一下地铁审批标准变化,2020年以前这个逻辑还成立,21年后想靠地铁来推动发展已经不可能了。地方和百姓想的是先有地铁后有人,国家要求是先有人后有地铁
~~~~~~~~~~~~~~~~~~~~~~~~~~~~~
附:发改基础【2021】1302号:强化客流现状评估,线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现状人口和岗位人口不得低于1.2万人/平方公里。低于该数值的不得规划建设地铁。

7

主题

46

帖子

9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7 15:16:09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龙泉驿区20和22号线的兄弟们看过来了。对于高新南区而言,20和22的作用都差不多。对于龙泉驿区而言的,可以看一下这张图。22号线基本只经过大面街道,对大面和龙泉街道通勤城南的作用比较大,但是对于龙泉目前发展的重点区域--东安新城则基本没有多大用处,并且穿过了城西南的通风廊道和永久基本农田,对上报审批有一定的阻碍性。20号线穿过的区域相对22号线另外增加了成华区和锦江区的人口稠密区,因此该线路也获得了成华区和锦江区的规划支持,同时沿线还有待开发的东安新城和高新区中和街道东片区,不涉及基本农田,但是走向较绕,且与9号线二期、13号线一期在城内的覆盖范围重合率较高。20和22对于龙泉驿区而言都同样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小看这些弊端,任何一个致命性的弊端都可能影响它上马
成都地铁线路分布与人口密度大致相适应

3

主题

59

帖子

8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8-17 16:09:08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买了东安湖片区的业主,估计郁闷了,毕竟人流是参考目前地铁修建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以地铁来汇聚未来人口

0

主题

26

帖子

4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2-8-17 16:55:4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JY光行 发表于 2022-8-17 15:16
关于龙泉驿区20和22号线的兄弟们看过来了。对于高新南区而言,20和22的作用都差不多。对于龙泉驿区而言的, ...

目前锦江、成华、龙泉所有去高新上班的人,几个堵点 绕城、三环路、锦江大道、火车南站。20号线无非把火南这个堵点弄到金融城,22号线到三街就不错上下行都不挤了。20号线坚决反对,这样设计完全是服务于土地财政啊。

0

主题

55

帖子

10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8-17 17:16:4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能横叉三街···龙泉到天府N街解决不说,5号线6号线分流1号线的能力才真正体现得出来···才是真正能释放南站和孵化园

0

主题

12

帖子

8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发表于 2022-8-17 23:34:5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sdjc30 发表于 2022-8-17 17:40
从目前20号线沿途站点客流分布,绝对比22号线强。加上蜀都大道东沿线是成都名副其实的东轴线。是成都东进重 ...

你就说你买了华润未来之城就行了,大家就都懂了

论坛助手,iPhone

0

主题

10

帖子

46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2-8-18 01:00:13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djc30 发表于 2022-8-17 17:40
从目前20号线沿途站点客流分布,绝对比22号线强。加上蜀都大道东沿线是成都名副其实的东轴线。是成都东进重 ...

说你买了东安湖就行

0

主题

15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发表于 2022-8-18 09:32:4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sdjc30 发表于 2022-8-18 00:16
本人客观事实分析而已。本人不存在龙泉的房子一说。

那就是和我一样住在天府五街咯。。。。哈哈哈哈哈哈

4

主题

207

帖子

47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8-18 09:41: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sinobell 发表于 2022-8-18 09:32
那就是和我一样住在天府五街咯。。。。哈哈哈哈哈哈

住天府5街,龙泉上班

0

主题

15

帖子

1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发表于 2022-8-18 16:27:2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ggoofu 发表于 2022-8-18 09:41
住天府5街,龙泉上班

哈哈哈,难怪那么迫切20号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4-6-10 01:33 , Processed in 0.0309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