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9|回复: 7

[8号线]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1 1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M桦 于 2025-7-12 10:39 编辑

广东华亮建设有限公司公众号《广州8号线东延工程长洲站首站开工!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专题研讨》

2025年6月26日,由广东华亮建设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亮建设”)承接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东延工程及同步实施工程施工总承包一标二工区土建工程(长洲站)”首个站点启动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现场机械整齐列阵,士气高昂。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开工现场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项目首幅钢筋笼吊装入槽现场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徐工85S液压抓斗

2025年7月7日,华亮建设与佛山大学刘慧芬博士团队齐聚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东延工程及同步实施工程施工总承包一标二工区土建工程(长洲站)项目现场,围绕“地下连续墙高效成槽工艺与装备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开展专题研讨。双方以工程实践为基,以学术研究为引,在实地考察与深度交流中,共同探索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优化路径。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华亮建设与佛山大学刘慧芬博士团队围坐交流

项目概况 从图纸到现场的初认知

研讨会伊始,华亮建设项目经理王维伟与刘慧芬团队围坐一起,从工程区位、设计标准到地质特征,系统梳理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经理结合图纸,详解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施工范围及核心技术指标;刘慧芬团队则不时提出意见,就淤泥软土、临江施工等关键信息与项目经理交流,为后续实地考察锚定重点。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华亮建设项目经理王维伟讲述项目概况

工程概况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东延工程(万胜围~莲花)线路全长约18.0km,为全地下敷设,设7座车站,换乘站4座。平均站间距2.6km,设莲花车辆段1座。长洲站北接新洲站,南联展贸城站。站址位于金洲北路与金蝶路路口,靠金蝶路规划路下方,沿金蝶路规划路呈南北敷设,与7号线二期长洲站换乘,沿规划路呈南北走向、有效站合中心里程为YCK21+953.567.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75.1 m,标准段单柱段宽为22.7 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8.8m。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八号线长洲站总平面图

本站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采用明挖法施工。

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厚度为1000mm地下连续墙加竖向4道内支撑方案。标准段第一、二、三道采用砼支撑,第四道采用双拼钢支撑。

地下连续墙共102幅,其中直型幅83幅,“L”转角型17幅,“Z”转角型2幅,厚度为1000mm。

地下连续墙最大幅宽为8m(玻纤幅),标准幅宽为6m,厚度为1000mm,采用P8、C35水下混凝土浇筑,接头采用焊接工字型钢。

抗拔桩56根,其中27根为兼做临时立柱桩,桩径1200mm。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钢筋笼与工字钢接头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L”型墙段与“Z”型墙段平面图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 成槽垂直度的控制
重难点:
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较大,且上下部地层有很大差异,成槽垂直度不易控制,一旦发生偏斜,纠偏相对困难。故控制成槽垂直度在3‰以内是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对策:
(1)槽段开挖前,应沿地下墙墙面两侧构筑导堵,导墙与地下墙中心线重合,导墙宽度为地下墙厚度加30-50mm的施工余量;
(2)施工区域场地硬化;
(3)选用的设备全部自带垂直度实时显示仪表,并且配备自动纠偏装置;
(4)配备一台超声波测壁仪,根据情况随时检测成槽垂直度,确保成槽垂直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5)采用“抓铣结合”的施工工艺,先采用旋挖钻机从地面引孔至设计深度,再采用成槽机施工强风化及以上底层,最后用铣槽机成槽即可很好地控制成槽垂直度。
(6)地连墙成槽过程中及时纠偏,确保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或在半槽时采用垂直度超声监测发现偏差及时纠偏。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现场机械设备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超声监测孔

2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施工
重难点: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较长,单幅钢筋笼起吊重量大,钢筋笼的吊装施工有一定风险,如何确保钢筋笼吊装作业的安全是施工过程的控制重点。
对策:
(1)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起吊作业时拟采用由1台主吊车和1台副吊车配合起吊,采用2副钢扁担;
(2)在钢筋笼起吊到将离而未离地面之前,全面检查桁架和各吊点受力情况,确认桁架和各吊点牢固可靠,方可正式起吊钢筋笼;
(3)用起重机吊运钢筋笼时,必需使钢筋笼呈自然垂直状态,起重机行驶时应低速平稳,切忌行驶途中急刹车;
(4)施工现场将责任分解到人,严格控制钢筋笼加工的质量控制,加强钢筋笼吊装作业的旁站工作,严格监督起吊工及司索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吊装作业等。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钢筋笼吊装方法示意图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钢筋笼吊装现场图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钢筋笼横向桁架加固

实地探访 在细节中触摸工程实际

项目进度 从全局看协同

双方首先来到施工现场核心区,华亮建设副总张宇航指向基坑作业面与进度展板,介绍地下连续墙成槽、钢筋笼吊装等工序的推进情况;刘慧芬团队沿着施工通道查看作业面,对照进度表观察各环节衔接效率,不时就 “工序交叉中的时间管控” 与华亮建设人员交流看法。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华亮建设张宇航副总现场带领讲解

钢筋地笼 从工艺看精度

在钢筋地笼加工区,华亮建设技术人员俯身指向地笼的焊接节点与工字钢接头,讲解模块化预制的标准流程;刘慧芬团队则聚焦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细节,用卷尺测量关键尺寸,与团队成员讨论地笼结构对墙体受力的影响,华亮建设人员在一旁补充施工中的精度控制措施。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考察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地下连续墙钢筋地笼

特殊岩石 从地质看挑战

行至岩层露头区,华亮建设技术人员指着裸露的花岗混合岩,说明该岩体硬度对成槽施工的影响;刘慧芬博士蹲下身,仔细观察岩芯的纹理与硬度,结合团队过往研究经验,与华亮建设人员探讨岩层力学特性对设备选型的影响,双方就特殊岩石性质展开初步交流。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岩石地层考察

大型设备 从装备看效能

在设备作业区,华亮建设技术人员启动双轮铣槽机的演示系统,展示设备的铣轮运行、垂直度监测等核心功能;刘慧芬团队围着设备,查看铣轮材质、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询问设备在不同地层的运行参数,华亮建设人员一一解答并补充实际施工中的设备调度经验,双方就“装备与地层的适配优化”交换思路。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大型工程设备考察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大型工程设备

室内研讨 在碰撞中凝聚共识

实地考察结束后,双方回到会议室,围绕课题展开深度研讨。华亮建设团队结合施工实践,梳理了复杂地层成槽时的效率瓶颈与质量控制难点;刘慧芬团队则从岩土力学角度,提出关于泥浆护壁优化、设备参数调整的学术思路。讨论中,双方就 “成槽工艺标准化”“装备智能化改造方向” 等议题充分交换意见,华亮建设分享的现场数据与刘慧芬团队的理论模型相互印证,最终明确了下一步联合攻关的重点 —— 从 “地层 - 工艺 - 装备” 三维匹配入手,形成可复制的施工技术方案。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课题研讨现场

此次研讨,是华亮建设工程实践经验与佛山大学学术研究智慧的一次深度融合。双方以平等协同的姿态,在施工现场找问题、在技术研讨中寻解法,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创新筑牢了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让实践与理论同频共振,共同为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技术升级添力。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8号线东延段首站长洲站主体围护结构开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金钱 +8 贡献 +8 收起 理由
TY鸽鸽 + 8 + 8 + 8 优质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7-11 18:3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正式开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 18:3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是真开工了,有开工仪式,有新闻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 18: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洲好开建点,有代建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 18:3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eak 发表于 2025-7-11 18:35
这次是真开工了,有开工仪式,有新闻报道。

去年9月刚围蔽的时候搞过小仪式,但是被删了,不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3 17: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一帮地铁迷说这条线是陪跑的,结果过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4 18: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8号线东延,施工相对降低难度。几乎无拆迁难度。
希望,尽快交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7 1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力争5年内完工,接上城际,郊区段(长洲-莲花)建设难度应该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Email:ditieeservice@sohu.com|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7-30 00:16 , Processed in 0.0272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