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6|回复: 1

[12号线] 设想独立成线:以12号线支线形式建设23号线,可行性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2 2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Vektorim 于 2025-7-2 21:31 编辑

查看配线图,发现12号线大学城北站有预留支线,且支线也预留了北接口条件,理论上有独立成线的可能。
直接北延找不出半毛线位,要不跟21重复,要不跟7重复。于是,我们将目光转向既有规划线路。
通过《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可以发现12号线支线大学城北站正好与规划中的23号线赤沙站(图中为赤沙滘站)对应。
广州地铁23号线,串联起珠江东两岸的琶洲、金融城、鱼珠CBD、智慧城、科学城等多个高能级的重大产业平台。23号线向北、向东还连接起云埔工业区、永和开发区、增城开发区等多个工业重镇,填补了该区域的轨道交通空白。且增城缺少到大学城的直达线路,若能连接大学城,能促进人才的流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等作用

可以尝试12号线支线延至赤沙站,设-生物岛-头大围-赤沙-(对接23号线)。(对应蓝线方案)
这样做只改变了12号线支线而不需要动23号线规划,但是相对比较绕路(支线与主线连续两次换乘瞩目)
另外也可整合12号线支线和23号线于新洲站接轨,12号线支线设-大学城东-洪安围-新洲-(对接23号线)。(对应红线方案)
这样做23号线更顺直了,但是失去了与11号线的换乘(但是这个问题不会太大,海珠区的换乘可以由8号线实现)

本人突发奇想之作,体现了线网规划的存量优化原理。如有不足,欢迎指正。说不定本人设想被羊角规划员采纳了呢



设想独立成线:以12号线支线形式建设23号线,可行性如何
发表于 7-3 10:0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消息说23号线黄埔部分人流不达标,上报都是陪跑的。现在一直财政发力拉Gdp,就是但凡有点效益的项目都恨不得求你花钱,地铁审批却越来越紧,说明非常明确的预测到风险很大。不少线路就算真的过了审批,以后是无数年的运营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Email:ditieeservice@sohu.com|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5-7-24 21:33 , Processed in 0.04739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