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接入旧宫站的规划,“城市规划建设评论”提出了反对意见。现转发该反对意见:
https://mp.weixin.qq.com/s/_IYdrCX0FYU2Kc4AUTp8aQ
近期某公众号上一篇《亦庄线-5/10联络线规划有变,接轨点“舍近求远”由肖村调整为旧宫!》的文章吸引了三百多人付费阅读,后面还有四十多条留言讨论。好奇怎么会有这样离谱的方案调整,还被说的这么笃定,付费看了一下,决定写一篇文章评论一下,至少赚回我付出的2.8元的费用。
文章给出的线路调整依据是城建集团公众号的一个报道:住总集团土木部中标小红门乡国有单位宿舍安置房项目,在新闻中提到“规划新增10号线二期小红门南站”。认为北京城建集团(与住总合并)不仅能建设地铁,其下属的设计院(这里应该指的是城建设计院)还能主导全市地铁规划,所以集团内部消息灵通不足为奇。
图片
文章根据项目位置判断车站应该是亦庄线的才对,该车站只能是10号线-亦庄线联络线,在不远的位置设两站因为不在同一个交路上,要保证亦庄线本线车、跨线车都能在小红门地区停靠。
我也从相关官方渠道查询了该项目的位置,文章给出的相关信息基本上准确。
2024年10月,项目的规划信息在官方渠道进行公示,项目四至也明确。
图片
图片
公示信息
图片
项目位置
把一个企业的公众号中的消息修改后作为依据,如果作为娱乐号也无所谓,但作为专业博主而且是付费内容,这么做就有点不太地道,容易误导读者。负责的态度应该是去考证原来消息的真伪,实际所指,而不是武断地认为所谓十号线二期就是亦庄线与5号线的联络线。
文章给出了一个从旧宫出岔,沿凉水河东侧以路基形式敷设,在通久路南侧设置小红门南地面站,然后转入高架接入旧宫站北侧。
图片
引自文章中的方案示意图
从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旧宫站两端都是曲线,没有增加道岔的条件,所以提出的从旧宫站接轨联络线没有可能性。另外从现行的规范强制条款,进站方向要设置平行进路,意味着旧宫站需要增加一个站台才能满足规范强制要求,旧宫站两侧是曲线,也没有增加股道的条件。
图片
旧宫站两侧线路均为曲线,不具备接轨条件
从旧宫接轨的方案需要在旧宫北侧的直线区段增加一座车站才可行。在凉水河西安增加车站距离,但是距离旧宫站只有700m,且临近凉水河单边服务,增加车站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
从工程可行性上,需要在直线段增加旧宫北,但站间距仅700m
至于将接轨点调整至旧宫的原因,原来文章中提出一来是原来在肖村接轨方案造价比较高,在地下区段实施难度也大,二来需要中断运营,不同于1号线支线在线路末端出支线的情况,亦庄线在线路客流量最大的区段出岔且中断运营,对于乘客的影响要比1号线支线影响要大的多。关于这些分析倒是比较客观,如果花掉很大的代价建设了支线而过轨列车只有一半左右,还不得不保留一半的乘客需要在宋家庄换乘,这个联络线工程就比较鸡肋了,最好的办法是亦庄线全部的列车可以与5号线和10号线贯通,乘客不需要在宋家庄换乘。但是能否实现全部列车贯通运营,不在于在哪里接轨,关键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接入5号线和10号线。
如果线路在旧宫接轨,联络线长度将达到5km左右,加上增加的两座车站,工程投资将远超原方案的24.1亿元,可能达到35亿元左右。联络线的线路长度达到了亦庄线总长度的1/4,如此决策的可能性不大。
总之,为了实现只有一半车辆可以过轨5、10号线,花费35亿元左右将出岔点选择在旧宫,将联络线建成5km长,并且与既有线并行是基本不可能的方案。如果认为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换乘是不能接受的服务水平,应该是下决心接受中断运营,实现亦庄线全部列车的贯通,研究采用技术手段缩短停运时间才是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