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e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4|回复: 1

[新闻]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40

帖子

10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7-19 09:44:1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锦文路过江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意见稿开始公示。
这是继长江大桥之后,南京第二个双层过江通道。同时,也是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
项目由来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长江干线过江布局规划(2020-2035年)》,南京市域范围内共规划24处27条过江通道;
在2025年之前重点推进项目中,锦文路过江通道(G235、G346过江通道)位列其中。
锦文路过江通道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版)中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G9904的重要节点,在南京国高快速网系统中,锦文路过江通道同时服务江宁滨江、板桥等片区与桥林地区及部分区域间交通联系,通道向南接宁马高速,向北衔接规划S7高速。锦文路过江通道为高速外环 G9904、国道G235、国道G346共线的过江通道,同时又是沟通城市组团间的重要跨江节点,与浦乌路、滨江大道、丽水大街三条规划快速路相交,对于完善国高网体系,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介绍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锦文路过江通道是南京长江河段最上游的规划过江通道,距离下游南京长江三桥约13.7公里,距离上游马鞍山长江大桥约32公里。
笔者按:从这个密度来看,确实也不大。甚至可以说,南京西南部需要这样一条过江通道来激活交通。
根据推荐方案,路线全长13.98km,采用双层桥梁过江方案,双向六车道。上层为高速层,下层为国道层(一级公路);
高速层13.98km(起终点K0-945~K13+035),国道层12.6km(起终点K0+000~K12+600)。国道层中国道段长8.83km、还建锦文大道段 3.77km;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国道层走向:起点位于江北浦乌路交叉口,延规划桥林大道向东,利用宁和城际高架桥下空间穿越,于横江大道西侧设置桥梁上跨横江大道后跨越长江,在江南上跨丽水大街后落地接现状锦文大道,终于宁芜铁路东侧,与G9904(禄口至滨江开发区段)辅道顺接。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高速层走向:起点与禄全高速相接,在江北采用全线高架形式上跨浦乌路、宁和城际、丰子河路和横江大道等主要相交道路及轨道交通,在江南上跨丽水大街后为减少高速过境对江宁滨江城区的影响,采用隧道形式连续下穿景明大街、宁芜公路、宁芜铁路等节点,终点止于宁马互通,与 G9904(禄口至滨江开发区段)高速主线顺接。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跨江大桥拟采用1090+2186+756m双层桁架梁悬索桥,南北两侧双层引桥采用钢混组合结构桥梁;
北接线高速全线采用高架桥、南接线高速层采用隧道形式下穿城区;
国道层在南、北接线采用地坪方案;
在浦乌路、丽水大街设置互通,横江大道节点预留远期互通设置条件。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设计车速:高速公路100km/h,国道为80km/h(还建锦文大道段 60km/h) 。
施工工期:66个月。
项目投资:215.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1771万元,占总投资的0.55%。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项目设置互通立交3处:桥林南互通、乌江互通(远期预留)和仙人矶互通;
收费站3处:2处匝道收费站,1处主线收费站。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项目意义
锦文路过江通道是南京“两高两快”中都市圈高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的分离,强化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交通引领功能,促进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南京首个双层公路过江通道来了
当然,对于长江两岸的桥林、滨江和板桥等板块也都有加强沟通的效果。但是,这些板块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相互吸引力。
所以,更大的作用还是促进高速环线成网,给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提供加速度!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的都可以讨论!

来源:金刀客 南京都市观察

33

主题

155

帖子

1172

积分
发表于 2023-7-19 11:08:5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批,啥时候开工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地铁e族 ( 粤ICP备18050103号-2 )

GMT+8, 2024-5-23 10:19 , Processed in 0.0222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