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素告 发表于 2021-12-13 09:37:32 2021

上海轨交运营里程将突破800公里,“世界第一”正忙着做...

        今年底,随着14号线以及18号线一期北段即将建成通车,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800公里,十年翻了一番。

        “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这是上海地铁建设的新理念。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超大规模路网仍在持续扩展的上海地铁,正突破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单一功能的传统认知,以“标准化+”智慧地铁为重点,打造融出行、居住、娱乐、购物、消费于一体的都市新生态。

        “数字大脑”更智慧

        今年5月份,15号线长风公园站电源箱因空调冷凝水,导致电路故障。所幸,维保通号数字化运维平台监测到了这一状况并报警,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排除了故障。

        这一平台,位于上海地铁龙阳路基地内,集在线监测、智能分析、运维指挥于一体,覆盖了上海地铁绝大部分线路的“神经系统”——通号系统。通过大数据AI分析、调取数据案例库等技术,实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实现从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

        这是上海地铁数字化发展的缩影。转型的驱动力在于,传统的人力、物力叠加投入,已经无法完全解决超大规模路网,在安全与效率、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搭建地铁的“数字大脑”,让它自己会思考、能判断。

        “上海地铁率先提出‘智慧地铁’概念,专门成立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基本构建形成了以地铁云、高速数据通信网和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全网数字化基础设施,链接了一系列应用场景,初步实现智慧建设、智慧运维和智慧服务,并与城市运行的‘一网统管’平台对接,形成联动,保障城市安全。”申通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介绍。

        如今,90%以上的列车从停车场驶出,它身上的上万个传感点,就会把列车牵引制动以及温控等运行设备的数据实时传输。一旦出现问题,就能及时预警,降低故障率。数据显示,近年来地铁列车运行可靠度(5分钟及以上延误)提升明显,从2010年的15万车公里/件到2020年的882万车公里/件。

        这样的提升,也有赖于全自动驾驶的发展。上海是最早开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的城市。随着今年底两条新线开通,这样的线路将达到5条,成为全世界拥有无人驾驶城轨线路最多的城市。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申通地铁集团编制了《上海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营要求》并入选“上海标准”。作为全自动驾驶的行业先行者,上海也正向其他城市输出经验,引领行业的发展。

        “第二空间”更人文

        “最近在地铁列车上,我看到了几个USB充电口,可以解决手机电量不足的燃眉之急。还有之前推出的弱冷车厢,都让人感觉到,地铁越来越有‘温度’。”市民齐女士说。

        上海地铁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运营网络,成为这座城市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第二空间”。在线网不断织密的同时,也从“满足出行”的功能地铁朝着“通向都市新生活”的人文地铁不断迈进。

        变化,就在市民体验到的一个个细节里。此前,上海地铁因为“进出站上厕所凭证”上了热搜。一张小小的卡片,体现人性化的同时,也凸显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近五年来,上海地铁累计改造车站厕所260余座。同时,在2016年发布的新版轨交技术标准中提出,增设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集纳儿童厕位、儿童洗手盆、婴儿护理板等新设施,方便特殊人群。15号线桂林路站卫生间,就因人性化的设计和未来空间感的打造,位列今年上海市最美厕所名单。

        在新线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上海地铁正不断探索创新。客流潮汐效应明显的16号线,在开行快慢车和直达车的同时,上个月开始在行业内率先应用新的数字技术,采取“3+3”列车在线联挂解编试点运营,提高了线路运营效率,更好服务临港新片区;基于绿色地铁实践,上海地铁编写了业内首部《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评价标准》,通过非开挖、工厂预制拼装、全封闭绿色施工围挡、绿植围蔽等一系列绿色建造技术的应用,将光、噪音等污染以及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延伸了绿色地铁内涵。

        在服务精细化的基础上,人文地铁还体现在与艺术的碰撞之中。

        在上海地铁7/12号线龙华中路站站厅内,时不时有人驻足看向墙上挂着的油画。这是来自西班牙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29件最具代表性作品,以复制品印刷的形式在地铁内集体亮相。

        这一展览,以及此前的“非遗生活之路”展览、泰迪熊主题橱窗等,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地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是城市的“信息网”“生活网”,乃至“文化网”。

        布展之外,地铁站点建设本身也越来越讲究艺术性。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个性化特征正越发明显。重点车站突出区域文化特性,公共艺术的形式更丰富。比如,15号线吴中路站,采用独特的无柱拱顶结构形式,通过LED灯带将浦江两岸的天际线动感呈现。今年年初甫一开通,高颜值就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这样的场景,在今后要亮相的新线里,将越来越多地出现。

        “一座城”更丰富

        莲花路地铁站上盖项目,今天正式开业。

        作为全国首试不停运改造的地铁站上盖项目,它引入了日本先进消费业态,今年6月份初步开放时已在区域内引发一波热潮。“改造之后,公共交通和商圈无缝衔接,下了地铁就能逛商场。这里的业态与周边商场有所区别,主要提供日常便利属性的商品和服务,我们又多了一个选择。”周边居民表示。

        地铁上盖开发,在业内被称为TOD模式,即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地铁要实现向综合服务功能的转变,汇聚出行、居住、消费、娱乐、工作等要素。城市将交通大动脉作为媒介,把中心城的人口逐步向有地铁车站的城市副中心、郊区分流。”俞光耀将此简要概括为九个字,“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

        十几年来,上海围绕停车场以及地铁站点上盖开发进行了探索。发展至今,已实现多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与积累,业态也不断丰富。比如位于徐泾镇的“天空之城”,在上海首个商业运营的地铁停车场上盖项目万象城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住宅业态。今年一经推出,即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住宅楼已全部售出。

        业内人士指出,在土地进入存量发展的当下,地铁上盖开发可以为城市创造出新的增量,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区域生态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天空之城”所在区域原本较为冷清,得益于交通开发的发展模式,如今已是建成区,并打造出了新城镇的概念。

        从地铁运营的角度来看,上盖开发可以实现对运营的反哺。“以吴中路停车场项目为例,上盖开发直接减少了政府动迁支出,且与品牌开发商持有的商业物业每年产生可观的回报。”申通资产总经理庄巍表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式有助于站点周边的产城融合,提升沿线客流以及地块价值,从而促进地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有两个在建的停车场上盖项目,包括元江路停车场以及航头定修段。规划中的有6项,分别位于宝山、闵行、浦东、普陀及杨浦。如果全部建设完成,上盖开发的量将有指数级增长,大概在300万平方米。

        “规划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很重要。”在俞光耀看来,上盖开发业态要符合区域环境、资源禀赋及产业体系等,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特别是在五个新城,当新线延伸过去后,更要注重一座车站一座城,并与有轨电车、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共同布局设计。

        以交通赋能区域发展,为区域创造新的价值形态。这是上海地铁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又一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轨交运营里程将突破800公里,“世界第一”正忙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