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地铁12号线站名征集的思考与建议
本帖最后由 初晨1991 于 2024-11-26 13:15 编辑一、地铁车站站名是宝贵的城市公共资源,规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窗口形象的需要,好的站名可以更好地彰显城市的历史人文、风景名胜、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地铁站名一经确定,原则上不能更改,如特色需求必须更改,其更名成本高、程序复杂。《武汉市轨道交通车站命名规则》于2023年征求意见,并已于2024年5月1日施行,主要条款如下:轨道交通车站专名一般按三种因素派生:
1.片区地名。采用片区地名时,宜采用轨道交通车站所在区域、街道、乡(镇)、村等具备较高知名度的历史地名或惯用地名。
2.周边标志性公共场所(机构)名称。采用标志性公共场所(机构)命名时,宜采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地标性的交通枢纽、名胜古迹、文体场馆等。
3.道路名称。采用道路名称命名时,宜采用与轨道交通线路相垂直的道路名称,主城区内不宜采用与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相交的长主干道名称。
另规定:当站点涉及多个片区地名或周边同时存在片区地名和重要标志性公共场所(机构)的,应综合考虑地理、历史、人文、知名度等因素命名。
二、地铁站名应保留城市地方特色,武汉作为百湖之城、革命之城、大学之城、设计之都等,江河湖泊、高等院校等作为武汉城市代表性元素,在能代表片区名且指向性强的前提下,应该优先凸显。
三、地铁建设与运营属于百年工程,线路和站点一经确定,几乎不会更改,同样地铁站名作为片区标识,应该科学考虑、统筹考虑、长远考虑,兼顾近期和远期需求。地名站名命名应有科学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知识储备、丰厚的文化积累以及长远的眼光,不应短视、轻视且随意命名。地铁更名费用较高且程序繁琐,可能会长期保留现状,因此在初次命名时应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并谨慎命名,做到在保障指向性强且准确前提下,又能体现片区特色元素和文化底蕴,要尽可能避免或少用路名,尤其是长路名。一是长路名往往指向性不清,未来该路可能有其他规划线路多个站点,容易造成混淆,例如江城大道、四新大道、后湖大道、光谷大道、兴业路、园林路等命名极不可取,不能因当前省事,简单粗暴命名,造成未来取名困扰;二是某些片区可能规划有多个站点,近期在建或已开通线路使用片区名时,要兼顾远期需求,站名命名尽可能方位更强,指向性更明确。如M6“江城大道站”位于南太湖北且几乎一线临湖,M16“南太湖站”位于南太湖东且比M6距离南太子湖更远,该两站科学命名应该是M6为“南太子湖北站”或“南太子湖站”,M16为“南太湖东站”。
四、北京市等多个城市有关道路、地铁站名等地名征集与命名均由规划部门来统一负责,而此次武汉地铁12号线为武汉地铁12号线运营公司负责,各种方位路名较多(秦园中路相对指代清楚,但铁机路北、白沙西路、四新南路、四新中路等均存在大片区姊妹路名,傻傻分不清呀),且存在站名错配(港口村更名墨水湖南,该站是在墨水湖以西偏难,命名墨水湖西更准确,且抢了规划M10的墨水湖南站名),该简化未简化(方岛湿地公园可简化方岛西,四新南路可去路名并简化为四新或四新中心),不该简化又简化了(钢都花园简化为钢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工程名已经很好但又未采用,甚至用长路名取代(中央花园改瑞安街东、茶叶所改南湖大道、罗家村改白沙西路、凌吴村改夹套河路等),未深刻理解刚发布的《武汉市轨道交通车站命名规则》文件精神,未能充分体现武汉地域文化特色,且缺乏长远统筹眼光,本次命名征集槽点颇多。同时,也建议武汉市适当调整地名站名征集命名职责权限,统一上调至规划部门负责,并谨慎做好地铁站名的初次命名工作,让站名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和财富,真正方便老百姓日常出行交流(地名命名既涉及地名文化传承,更涉及城市破旧立新或一张白纸描绘蓝图,往往规划口负责统一征集命名更科学更专业)。
五、关于武汉地铁12号线站名征集建议如下:
说明:
1.针对已开通线路的站名,如园林路、兴业路、中一路等,12号线换乘站命名99.99999%会保持一致,本次仅提出相对指向性更高的命名建议供参考,同时也间接说明,地铁站名命名应长远统筹并科学谨慎,不应短视、轻视且随意命名。地铁站名一经确定,后期更名费用较高且程序繁琐,将会长期保留现状,或许今后也有契机实现更名。
2.本表站名存在多个名称时,有优先顺序,优先推荐保留能代表地域特色,如片区名、古村落、老地名、公园湖泊、知名公共建筑物或地标、科研院校等地域特色名称,并尽可能简化站名,好记使用并方便日常交流,不推荐采用路名尤其是长路名。
3.去路名化,是指长路名不可取,一指向性不清,二未来可能还会规划其他站点易混淆;但不是一味刻意追求无路名,如江汉路、汉正街既是路名,也是知名商业步行街,还能指代片区地名,直接命名非常好,还保留了传统特色。另楚河汉街是新取商业街名,有武汉地域特色且好听有底蕴,可谓造名非常成功。
4.近期也收集了很多网友的意见,并对现有站名进行优化和更新。因生活时间长短、活动轨迹、知识储备等限制,对武汉某些片区熟,但某些片区不熟,某些站名在取名时可能并不是最佳站名,仅代表个人建议。所以希望集百家之长,欢迎广大群友积极献言献策(但不要戾气太重,非黑即白),进一步优化站名,后期还会继续更新。
5.更新的站名,会以邮件形式及时反馈给征集单位,至于是否会采纳,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些事总要去做去尝试。相信大多数人在刷到本贴时,也是跟本人一样,希望武汉这座城市越来越好,这个初心是一致且不会轻易改变。
dtz2023 发表于 2024-11-25 17:01
谁出钱,谁命名。不出钱,就把嘴闭上,听别人安排。简单高效
地铁属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服务的是广大群众,建设的费用都是来源于广大群众纳税钱(虽然是PPP,但最终还是靠财政买单),老百姓付费,发表下意见都不行??? 前几条线路的几次征名,没有一个听了大众的建议的{:8_229:}{:8_229:} 让他们变一下已经有的错误名字,更是比什么都难 少弄点东西南北吧 chanwah2000 发表于 2024-11-25 11:15
前几条线路的几次征名,没有一个听了大众的建议的 让他们变一下已经有的错误名字,更是 ...
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虽然这是当下实情,但还是希望有人发声,做那个吹哨人,希望武汉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去路名化,是指长路名不可取,一指向性不清,二未来可能还会规划其他站点易混淆;而不是一味刻意追求无路名,如江汉路、汉正街既是路名,也是知名商业步行街,还能指代片区地名,直接命名非常好,还保留了传统特色。楚河汉街是新取商业街名,造名非常成功,非常有特色 别弄得和火车站一样,还加东南西北,看着就别扭
Nuke 发表于 2024-12-13 09:22
武汉顺两江而建,长江自西南往东北向过武汉,主干道均顺江而建,自古以来武汉人就不讲东南西北,也不习惯 ...
东南西北并不只是某个区域的习惯,如深圳、广州等大量南方城市也都在用带方位的地名。带方位是为了更好区分,有更佳辨识度。如16号线“南太子湖”站是在南太子湖东边,如命名“南太子湖东”指向性会更清楚。且6号线“江城大道”站是在南太子湖北边,且一线临湖,命名“南太子湖北”更准确,且能与16号线区分。当区域较大时,且存在多个站名时,以知名地标为参照,加方位,能更准确 初晨1991 发表于 2024-12-11 12:52
东南西北不是以指南针的方位为参照,而是以建筑物或者区域中心为参照,这个很好辨认吧 ...
武汉顺两江而建,长江自西南往东北向过武汉,主干道均顺江而建,自古以来武汉人就不讲东南西北,也不习惯说往东走、往西走,现在却硬要按北方人的习惯以东南西北来命名 初晨1991 发表于 2024-12-13 10:29
东南西北并不只是某个区域的习惯,如深圳、广州等大量南方城市也都在用带方位的地名。带方位是为了更好区 ...
本来就 南太子湖了,还加个北,让人更云里雾里。区域较大的时候,只有按当地道路命名,才是最方便的,特别是围着不规则的湖设的站 finnick99 发表于 2024-12-2 10:29
少弄点东西南北吧
是啊,武汉就不是正东南西北的建筑朝向和道路。
本帖最后由 初晨1991 于 2024-11-25 09:17 编辑
说明:针对已开通线路的站名,如园林路、兴业路、中一路等,本次仅提出相对指向性更高的命名建议供参考,同时也间接说明,地名站名命名应有科学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知识储备、丰厚的文化积累以及长远的眼光,不应短视、轻视且随意命名。地铁更名费用较高且程序繁琐,可能会长期保留现状,或许今后也有契机实现更名。 本表命名有优先顺序,关于已开通的站名,本次12号线换乘站99.99999%会保持一致,不在本次讨论话题之列,仅提出个人认为相对更好的站名 做好初次站名命名很重要 谁愿意出钱,就按谁的意见命名。一个子不掏,还想用自己的名字,那就滚远点 团结大道站推荐名增加“二郎庙”,且优先级排第一,与附近现有公交站名一致,另该处有二郎庙污水处理厂,指向性强 个人觉得提建议没啥子用,估计内部早就定好了,{:8_263:}{:8_263:}
现在只是走个过程而已 很有参考价值 谁出钱,谁命名。不出钱,就把嘴闭上,听别人安排。简单高效 就是无脑学上海的,根本没动啥脑筋。上海大部分地铁站都是xx路。 wqjchange 发表于 2024-11-26 09:26
就是无脑学上海的,根本没动啥脑筋。上海大部分地铁站都是xx路。
上海路名也是有一定历史原因和地域特色,虽然不可取,但适用于当地,近期也做了大规模既有站名更名;但别的城市就这么简单粗暴学,根本原因还是懒,这对本地居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增加后期更名成本。地铁命名应该向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学习,更严格更科学做好初次命名工作 钢都花园比钢都好,和常青花园类似,都是大型居住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地名了,去掉花园就不伦不类,常青和钢都最多只是口语上的简称 瑞安街东也可以叫南湖花园,这周边几乎所有小区都是南湖花园xx苑,也是几十年的老社区,比瑞安街东更有纪念意义。中央花园名字太大,且只是一个小区的名字,也不可取 秦园中路不如沙湖北,华安里不如复兴村 经过湖北日报给自己加戏的恶臭行为洗礼,谁还相信这个
页:
[1]
2